洛马提出F-35五代半项目 永远追不上歼-20S?

0 赞 0 踩

文章来源:军武次位面

22日,美国“The War Zone”网站撰文称,在美国空军六代机项目中,被波音击败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不甘心让剑走偏锋的F-47笑到最后,已经基于F-35提出了“战斗力达到六代机八成,成本却只有五成”的五代半升级方案。

这是美国航空工业第一次公开提及五代半,但F-35发展的五代半,相比于歼-20版本的五代半歼-20S,差距可就太大了。

▲洛克希德马丁这次选了个非常实用的方案

严格来讲,“X代半”这种说法,是因为冷战结束后战斗机发展放缓才出现的。在以F-15、米格-29为代表的四代机问世之前,全球都没有“X代半”的概念。美国空军虽然在1987年,基于F-15D发展了划时代的F-15E,开创了现代战斗机领域的多用途概念,但当时并没有获得“四代半”称号。而要不是苏联解体,接下来就应该是F-22A列装,F-15E自然成为F-15系列的绝响。恰恰是因为五代机发展缓慢,同时又带动了相控阵雷达等新设备问世,这才有现在遍布全球的四代半战机。

▲F-15E的影响力确实非同一般

歼-20目前处于早期型号生产阶段,歼-35甚至还在试飞,但既然六代机已经问世,那留给歼-20的大改时间,其实只够发展一个子型号,也就是多次露面的双座歼-20S。而从眼下的局势来看,歼-20S的意义比起F-15E,是有过之而无不及。F-15E通过增设一名飞行员和操作舱,使得原本用于制空的F-15,变成精擅对地攻击的多用途型号。这种理念实用性极强,以至于现在全球四代半战机,相当一部分都沿用了这条道路。少数像苏-35S这种单座型号,也借鉴了部分理念,只不过依然是对空作战为主。

▲F-35想发展双座机的难度非常大

歼-20在设计之初,就为双座布局留下了空间,所以后面发展歼-20S的步伐非常顺利。而在排除了教练机、电子战机等可能后,大家也都看出来歼-20S的设计理念,是作为指挥平台引导无人机群。在攻击-11这类先进隐身无人机群的辅助下,歼-20S的态势感知水平、载弹量将突飞猛进,说是五代半并不为过。相比之下,F-35因为机体内风扇的限制,基本断绝了发展双座机的可能。洛马拿出来的五代半方案,在指挥引导无人机这块,很难追上歼-20S,最多是“五代半苏-35”。

▲官方很早就有发展双座歼-20的规划

双座机比单座机,可不仅仅是多一个飞行员那么简单,以国内的歼-16和歼-10C为例,后者虽然干过“演习中击败歼-16”的事,但实际上地位比歼-16要差不少。别的不说,“在其他战斗机辅助下,击败五代机”这种事,歼-10C是干不了的,但歼-16可以。在这本质上,恰恰是因为歼-16多了一个飞行员后,再凭借大直径、高规则相控阵雷达,能真正发挥出远程空空导弹的潜力。美国航空工业以前觉得,智能技术的进步,可以帮助飞行员适应多任务,但从这几年的测试来看,指挥无人机群仍然需要专职飞行员。

▲歼-16挂载先进空空导弹的超视距攻击价值其实被忽视了

技术永远是不断进步的,早年F-14A因为雷达技术不够,不得不在后座专设雷达官,以操作雷达并发射AIM-54。后来雷达和导引头的进步,使得单座飞行员就可以操作AIM-120,但紧接着战斗机又衍生出对地攻击需求,推动了F-15E、歼-16这类装备的问世。歼-20、F-35的航电和雷达水平再次升级,单人完成对地攻击不再是难事,然而歼-20S的露面,又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歼-20再一次让大家惊喜

以前引领世界战斗机潮流的美国航空工业,这次不能站在世界之巅,就已经极其罕见,看到方向却因为先天限制而难以追上,则更让美国人痛彻心扉。当初被认为大获成功的F-35,再次被记上一笔。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