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学生开始穿校服!80欧一套 强制消费?

0 赞 0 踩

文章来源:新欧洲

说到校服,你会想到什么?是听了成百上千次的上课铃声,是数不清的试卷,又或者是同学们课间嬉闹的笑声……

校服几乎是咱们每个人学生时代的标配。无论是宽大的运动套装,还是近几年改良过的“英伦风”,都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青春记忆。

可要是把视线投到法国,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法国的中学生,早已习惯了穿着自己挑选的衣服走进课堂,牛仔裤、卫衣、运动鞋,每天都是一次“私人秀场”。

然而,到了今年秋天,法国的法兰西岛大区(也就是巴黎所在的地区)却掀起了一场颇具争议的尝试:校服,要不要穿?

不过,他们没直接叫它“校服”,而是用了一个更委婉的词——“tenue commune”,大意是“共同服装”或“统一着装”。

故事要从一年前说起。大区在思考一个社会问题:青少年群体里频繁爆发械斗,甚至“帮派冲突”。在一些学校,来自不同街区的学生带着地缘上的对立,哪怕走进同一间教室,也带着敌意。

如何促进团结,消解矛盾,成了中学里的难题。于是,大区副主席James Chéron解释:“我们希望通过一种方式,让学生更有归属感,觉得自己首先是这个学校的一员,而不是某个街区的代表。”

这时,“共同服装”的概念被提了出来。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校服,不是那种从头到脚的“英式制服”,而是一件卫衣、polo衫,或者职业类学生穿的夹克。上面会印上学校的标志,也会带着大区的颜色。

最关键的一点:这不是强制性的。 学生们可以选择穿,什么时候穿,怎么穿,全凭自愿。

这个点子一提出,居然引起了不少学校的兴趣。一年下来,共有100所高中表示愿意尝试。但实际推进下来,能在今年九月开学时就准备好的,只有13所学校。

这些学校的选择五花八门:

在圣日耳曼昂莱的Jean-Baptiste-Poquelin高中,232名高一学生将在开学后领到一件深蓝色连帽卫衣。

在布洛涅-比扬古的Simone-Veil高中,高一学生会收到300件T恤,主要在体育课或特殊活动时穿。

在塞夫朗的Blaise-Cendrars职业高中,570名高一和职业培训一年级的学生,将拿到一件简洁的圆领卫衣。

但就如前文提到的,和咱们常见的校服有所不同。穿不穿,还是看学生心情。有的可能只在运动课时穿,有的每周穿一次,甚至可能干脆放在衣柜里不动。

让上百所学校推广校服,并不是一场没有成本的试验。大区决定拨出100万欧元,为参与的学校提供财政支持。

不过,这笔钱可不是随便撒。要拿到补贴,学校必须通过校级生活委员会(CVL)的讨论,还要让校董会知情。他们要确保,这笔钱的确被用在了校服上。

钱拨下来,就要开始考虑找哪家供应商、设计什么样的款式……这些,会由学校社群共同决定。每个学校有自己的选择,还可以做独特的设计。

甚至,大区鼓励学校把这个过程当作一种教学活动:办比赛,让学生们自己设计图案,或者重新思考校训、校名,把它印在衣服上。

从选厂家到设计比赛,这场“校服热潮”,被赋予了更多“教育意义”,而不仅仅是衣服本身。

当然,在法国,几乎所有涉及教育的改革,都会伴随争议。

一些人觉得这是在“换个名字搞校服”,并不新鲜。有人干脆指出,“不管你叫‘tenue commune’还是‘uniforme’,本质都一样。”换个名字,他们并不买账,依然把这视为限制自由的象征。

还有反对者质疑:在学校设施老化、教育经费紧张的背景下,拿出一百万欧元来搞一批衣服,是否真的是优先事项?

甚至有声音讽刺:这只能“掩盖不平等,而不能解决不平等”。毕竟,不穿品牌并不是学生矛盾的根源,而预算问题、教育资源不足才是。

但支持者也有他们的理由。家长团体Unaape的代表Patrick Salaün就说,哪怕这不是万能药,至少他观察到:

“在一些已经尝试校服的学校里,学生间的冲突有所减少,尤其是午休、上下学的时候。”

他也提醒,现实问题依然存在:衣服的清洗和第二套的费用,依然要由家长承担。

在上塞纳省的吕埃-马尔梅松,Robespierre A、B小学就在开学时给每位学生发了校服:三件短袖polo衫、三件长袖衬衫和三件海军蓝运动衫。

Howaida的女儿刚上五年级,她买了这套衣服。这位妈妈对校服颇有好感:“这套衣服很实用,我不用再给她买太多衣服。而且,看着孩子们在操场上穿一样的服装,还有点可爱。”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满意。上塞纳省的其他地区,一些小学校服试点被取消了。很多家长不愿意给每个孩子花80欧,只为买一套校服。

那么,学生们怎么想?他们才是要亲身穿着校服的人。

在克雷泰伊某高中,一位二年级的女生直言:“我们并不想天天穿一件印着学校名字的卫衣,走到哪儿都让人知道我们来自哪个区。我们更想穿自己的衣服。”

这句话,道出了许多法国青少年的心声。对他们而言,衣服不仅仅是遮体,而是表达个性的方式。穿校服在他们眼里,反而像是一种限制。

从“校服提议”讲到学生们的心声,是不是有点混乱?咱们来梳理一下这场实验的时间线:

一年前,法兰西岛大区提出“共同服装”概念。2024学年,100所学校表示兴趣,但仅13所准备就绪。2025年9月,13所学校将正式发放统一服装,形式为卫衣、T恤或夹克。

接下来两年(2024-2026)里,这场实验将与全国范围的校服试点同时进行,教育部统计,全国共有124所学校参与。

总结一下,“校服穿上身”的行动,依然在继续推进。

但这场“共同服装”的实验,会走向哪里?没人能保证。也许它会像某些城市一样,尝试一年后悄然取消;也可能逐渐扩展,成为法国校园文化的新一部分。

而在巴黎和它周边的街区,九月开学的那一刻,学生们的校园日常,已经被这场看似小小的“衣服实验”悄悄改变了。

开学季近在眼前,注意观察街上的学生,或许你会发现,他们中有些人,已经穿上了“校服”。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