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超砒霜68倍!澳洲超市毒水果 华人夫妇患癌

0 赞 0 踩

文章来源:今日悉尼

在以严苛食品安全标准著称的澳大利亚,一则华人爆料引发轩然大波:墨尔本某IGA超市将表面长满霉菌的菠萝贴上 "新鲜" 标签打折售卖,原价4.99澳元的水果折价后仍以2.99澳元出售。

更令人揪心的是,有华人夫妇因长期食用此类变质水果,双双被确诊癌症。这一事件撕开了澳洲食品安全体系的一道口子,也让一种毒性远超砒霜的致癌物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光鲜标签下的霉变危机爆料照片显示,涉事菠萝切开后内部已明显发红并覆盖白色霉菌,却仍被陈列在超市生鲜区。

图片来源:小红书用户@Vincy

无独有偶,多位网友随后晒出类似经历:盒装草莓几乎全部腐烂长毛仍标价5.9澳元,预包装披萨发霉后仍在冷藏柜销售。"

这霉菌怎么不算新鲜呢?" 有消费者无奈调侃标签上的 "fresh" 字样。

IGA 作为澳洲知名连锁超市品牌,其品控问题早已引发诟病。

多位华人消费者反映,该品牌部分门店 "品控不如主流超市",常以 "二级货" 为主,甚至存在故意销售过期食品的情况。

与Woolworths和Coles等大型连锁超市不同,IGA多为个体经营加盟模式,这使得其质量管控难以统一标准。

更令人担忧的是变质水果中潜藏的致命风险。医学研究证实,发霉水果会滋生多种霉菌及有毒代谢产物,其中黄曲霉素的毒性相当于砒霜的68倍,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类致癌物。

华人夫妇长期食用双双患癌

一对90后华人夫妻的遭遇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这对经营水果店的年轻夫妇因舍不得丢弃变质水果,习惯将腐烂部分切除后继续食用,最终双双被确诊肝癌。

医生问诊后发现,他们日常食用的 "看似完好" 的水果,实则已被霉菌毒素污染。

霉变水果中除了黄曲霉素,还可能含有展青霉素和赭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质。展青霉素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赭曲霉毒素则具有很强的肝肾毒性,这些物质都已被证实存在致癌风险。

实验数据显示,即使肉眼观察完好的果肉,其黄曲霉素含量也可能超标。

中国科普网的报道指出,水果霉变后产生的毒素会在细胞间隙扩散,形成 "隐形污染"。这意味着消费者凭视觉判断水果安全性的做法存在巨大隐患。

监管光环下的漏洞

澳大利亚常以其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自居,澳新食品标准局(FSANZ)负责制定全国统一标准,各州当局负责强制执行。然而现实中,生鲜食品的质量管控仍存在诸多漏洞。

按照《辐照食品》标准,澳洲对水果的保鲜处理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超市为减少损失,仍将变质水果继续上架销售。

此次IGA事件并非孤例,2025年8月,该品牌还因未标示过敏原在昆州和维州召回过椰子酸奶产品,显示出其品控体系存在系统性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黄曲霉素污染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食品安全难题。光明网曾报道湖南一名 36 岁男子因长期食用霉变水果患上肝癌的案例,医生明确指出霉变食物是肝癌的重要风险因素。

这些案例共同指向一个结论:食品安全没有 "免检区",消费者需时刻保持警惕。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