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快道歉!辞职吧!”高市早苗越线挑衅自食恶果

0 赞 0 踩

文章来源:日月谭天南方都市报

18日,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在北京同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举行了磋商。在磋商中,中方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华错误言论再次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严肃敦促日方收回错误言论,停止在涉华问题上制造事端,以实际行动认错纠偏。现场视频显示,金井离开中国外交部时神色凝重,面对媒体提问一言不发。

日本媒体关注报道,中方的反应仍在升级,“超出预期”。16日,教育部、文旅部相继发布赴日留学预警和旅游提示。同日,中方还发布了中国海警1307舰艇编队当天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的消息。17日晚,相关影片进口方、发行方确认,暂缓日本进口片上映。从多个政府部门连续发声到相应措施密集出台,可以看出中方的态度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不移: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不可触碰的红线和底线。高市言论是1945年日本战败以来,日本领导人首次在正式场合鼓吹所谓“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并与行使集体自卫权相关联,首次在台湾问题上表达试图武装介入的野心,首次对中国发出武力威胁,气焰极为嚣张,中方绝不会容忍。

与此同时,日本国内对高市的不满情绪持续升高。日本民众日前自发在位于东京的首相官邸前集会,高喊“撤回发言,赶快道歉”“不会外交的人不配当首相”“高市下台”等口号,抗议高市早苗涉华错误言行。

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越线挑衅,搞砸中日关系,引发要求其“道歉”“辞职”的怒吼,可谓自作自受、自食恶果。

高市早苗打错了算盘

高市早苗有关“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谬论,连日来遭到日本各界痛批。日本前首相、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批评高市“言辞过于越界,导致中日关系陷入非常严峻的局面”“相当轻率”。另一位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不仅用“越小的狗越会叫”形容高市,还在社交平台上连发数帖批判其涉台言论。他强调,“台湾问题完全属于中国内政,日本不应介入其中”。

谭主注意到,鸠山前首相的帖文中多次引述日本前外务省官员、东亚共同体研究所所长孙崎享的观点。谭主联系并采访了他。孙崎先生直言,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为什么会与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有关呢?日本政府应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高市无视日本在台湾问题上所作政治承诺的做法是错误的。

他分析,高市此举至少有两层动因。一方面,日本经济状况不容乐观,民众生活压力大,选择用台湾问题转移国内的不满情绪。孙崎认为,高市对中国缺乏充分理解。中国成为世界重要领导力量已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日本不与中国建立紧密的经济联系,反而保持距离,对日本经济而言几乎是一种“自杀行为”,是极其不合理的选择。

谭主看到,17日,日本内阁府发表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日本今年第三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下降1.8%,自2024年第一季度以来再次出现负增长。当日,由于投资者担心中日关系恶化导致访日游客减少,日本东京股市旅游相关股票遭抛售,部分股票大跌超过10%。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研究员木内登英表示,若访日中国游客大幅减少,日本GDP将减少0.36%,经济损失将达2.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11.6亿元。有日本政府相关人士担忧,若局势进一步陷入僵持,日本有可能遭受经济反制,不利复苏。

孙崎说,高市另一个动因,是刻意煽动涉台谬论,挑拨中日关系使两国疏远,从而推动日本在战略上进一步配合美国。这一点就更尴尬了。美国总统在被问到高市的挑衅言论时根本不接茬,反说“很多盟友也不是我们的朋友”。有评论指出,连美国都在对华关系上态度谨慎,高市越线挑衅恐让日本陷入孤立。

高市本想借由在台湾问题上挑衅生事转移国内矛盾、讨好美国主子,遭现实啪啪打脸,可悲可笑。

高市还能嘴硬到何时?

谭主观察,这两天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接连就多个涉日问题进行了回应。对于个别日本政客称中方“反应过度”,毛宁详细列举了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对台湾问题作出的明确规定,强调是日本政府作出的郑重承诺,具有国际法效力,没有任何模糊、曲解的空间。在谈及中日关系时,毛宁掷地有声地指出,日方必须立即收回错误言论,深刻反省,改弦更张,给中国人民一个明确的交代。

对此,日本各界有识之士看得很明白。日本《社会新报》社论直言“高市作为首相的存在本身才是日本的存亡危机”;日本龙谷大学教授松岛泰胜公开表示“高市早苗应当撤回干涉中国内政发表的错误言论,向中国政府道歉,并辞去首相职务”……

谭主想说,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今天,中华民族有坚定意志、充分信心和足够能力挫败任何形式“台独”分裂图谋和外部干涉。奉劝高市早苗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如若执迷不悟、一意孤行,铁了心要与14亿多中国人民为敌,必将碰得头破血流,付出惨痛代价。

“高市首相的存在,本身就可能对日本存亡构成威胁”

近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论罔顾法理和历史事实,一系列言行危害地区稳定、祸及日本自身。日本政界和舆论批评,高市作为首相把日本拖入“国家危机”,“罪责深重”。

伴随着危险政治言论的发布,日本各方的反对声浪已经相当强硬。党派高层之中,来自日本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等均痛斥“越界”,法律界对于所谓“存亡危机事态”的概念是否违宪的质疑也层出不穷。同时,日本民众在东京首相官邸前举牌抗议,高喊“高市早苗没有资格当首相”“高市下台”等口号,以实际行动表达不满。

连日来,外交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相继发文提醒中国游客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旅游。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马英九接连发声痛批,台湾劳动党、台湾社会共好论坛筹备会、两岸和平发展论坛等30多个团体提出严正抗议。

高市早苗谬论影响持续发酵,日本旅游业遇冷,多支旅游和消费股暴跌。有日本问题研究专家向南都N视频记者表示,“日本股市的下跌,是高市早苗错误言论的‘经济账单’。”

高市早苗。新华社发

“首相把日本拖入‘国家危机’”

“截至11月18日,约有400名中国游客预订了今年剩余时间内的行程,但是现在,11月和12月预订的三个团体、共约240人的预订已经被取消。”一家运营游船近40年的东京公司公开表示,担心未来取消预订的情况将进一步加剧,现在,他们只能“观望”。

东京浅草的茶道体验店也收到了来自中国游客的邮件,要求取消预定行程。大阪中央区的一家旅行社,仅17日当天就收到了超50个取消预订申请。该社社长说,没想到一位政治人物的言论,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近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论罔顾法理和历史事实,一系列言行危害地区稳定、祸及日本自身。

据日本政府观光局数据,2025年1月至9月,来自中国内地的赴日游客数量约748.72万,位居榜首,较上年同期增长42.7%。来自中国香港的赴日游客数量约182.27万。二者合计占赴日外国游客数量的30%。

日本东京街头。新华社发

11月18日,一家国内大型旅行社相关负责人也告诉南都记者,从本周开始,陆续有游客取消日本行程,还有游客转去其他旅游目的地。“目前巴厘岛、富国岛、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咨询量上涨了20%左右,特别是元旦等节假日的其他旅游目的地咨询量有所提升。”

该负责人表示,上述出境游目的地不仅飞行距离较近,出团日期丰富,而且对中国游客实施免签政策,游客可以说走就走,因此热度均有所上涨。此外,一些国内旅游目的地,如海南、厦门、云南、四川等,近段时间的咨询热度也比较高,分散了一部分年底出游的游客。

“近期大家可能还是会避开日本,选择去其他的旅游目的地。”其直言,目前国内航司的日本航线机票都可以退,但涉及地接、餐厅、用车等环节,“对方肯定不会给我们退的”,退订产生的费用将由该旅行社自行承担,不会让客人承担。

另一国内一家主做日本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负责人也告诉南都记者,近日形势对公司运营造成了较大影响,游客行程取消量已经过半。“很多游客主动提出来很担心现在的情况,我们也尊重大家的意见。虽然下周还有一些行程,但游客也仍在观望中。”

他提到,在行程取消上也存在城市差异,以东京为主要目的地的行程取消量更大,以如北海道等城市为主要目的地的取消量相对较小,“最近也有日本地方的观光局前来拜访,希望我们能介绍更多的客人”。此外,他也向南都记者表示,因自由行游客增加,今年的订单量原本就不太理想,如果情况持续半年以上,旅行社可能有“关门”风险。

一名原定将于11月28日至12月3日出游日本的游客刘女士则告诉南都记者,其原计划于12月3日自东京返回重庆的中国国航航班已经被航司取消,她在18日当天16时左右收到了通知。“机酒都已全额退款,除签证费用外倒没有造成太多金钱损失。我们仍在观望中,希望未来局势能够变好。”

“股市震荡可能仅是个开始”

随着旅游业的“遇冷”,日本多支旅游和消费股大幅下跌。

11月17日,资生堂股价跌超9%,三越伊势丹控股、高岛屋等百货公司股票跌幅在6%至11%之间,东京迪士尼度假区运营商日本东方乐园公司股价下跌约5%,全日空控股等航空运输股以及西武控股等铁路股也遭到抛售。

18日,日本航空、全日空、资生堂等旅游相关股票开盘后继续下跌,日本东京股市两大股指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下滑,旅游板块持续承压。

据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执行经济学家木内隆秀估计,若中国游客减少导致的消费下降持续一年,经济损失可能高达1.79万亿日元,经济影响极其巨大。木内隆秀还指出,中国游客数量减少,将使日本民众在住宿、餐饮和零售行业的失业率上升。

“由于政治摩擦导致日中关系恶化,只会对日本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而且时间越长,影响越大。我认为日本商界希望在不关闭政治对话大门的前提下,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木内隆秀强调道。

行人经过日本东京一家关闭的店铺。新华社发

除旅游业遭受冲击外,文化行业也受到影响。日本喜剧剧团吉本兴业因“不可抗力”取消了原定于11月在上海国际戏剧节的表演,原定于近期上映的日本影片《蜡笔小新:炽热的春日部舞者们》《工作细胞》均宣布将暂缓上映。

11月18日,青年日本问题学者、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向南都记者指出,日本投资者清醒认识到,高市政府的涉华挑衅并非孤立行为,而是其系统性对华施压政策的缩影——从大幅增加防卫预算、推动军事正常化,到深化日美军事协作、炒作“稀土危机”,日本正逐步将自身绑定在对华遏制的战车上。这种政策导向下,对日本企业和投资者而言,短期游客减少尚可承受,但长期政治氛围恶化带来的不确定性难以规避。

“日本股市的下跌,是中日关系紧绷的缩影,更是高市早苗错误言论的‘经济账单’。对日本来说,唯有回归理性对话、尊重彼此核心利益,方能重塑中日互信,迎来经济春暖。否则,这场危机将提醒世人:地缘政治的‘蝴蝶效应’,往往以股市震荡为序曲,以长期衰退为尾声。”陈洋说。

针对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的错误言行,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马英九接连发声痛批。

11月15日,洪秀柱发文质问:“台海的事,关你日本人什么事?”她痛批高市早苗涉台谬论是“赤裸裸的历史傲慢与政治干涉”,并表示台海和平不靠日本武力,不靠美国算计,而是靠两岸人民共同努力。

同日,马英九也发文表示,高市早苗积极介入台海的态度,难免让人产生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复辟的联想,是极为不智的做法。他强调,两岸问题不能假手外国介入,必须由两岸自己来谈,两岸的中国人有智慧,也有能力和平解决彼此的分歧。

11月17日,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元向南都记者表示,针对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劳动党、台湾社会共好论坛筹备会、两岸和平发展论坛等30多个团体提出严正抗议,要求高市早苗立即撤回涉台妄言,并向台湾人民公开道歉。

抗议声明指出,高市早苗借“台湾有事”推动战略升级,是为日本右翼扩张军武正当化,严重危及台海与区域和平、破坏亚洲战后秩序。台湾的安全与未来是中国内政问题,拒绝外国干预,拒绝“台独”与美日霸权势力媾谋、牺牲台湾民众的生命安全,我们坚持走和平统一的道路。

“为扩充军备制造舆论”

11月18日,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与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会面。当日14时左右,金井正彰一行离开中国外交部。面对媒体提问,他并未给出任何表态。

此后,日方各党也举行记者会。日本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在记者会上表示,对日中关系目前极其紧张的局势深感担忧。“国会辩论引发的紧张局势升级,对两国乃至周边地区都极为不利。我们希望通过党首层面的磋商,尽快缓和局势。”公明党干事长西田实仁也在记者会上指出,高市早苗关于“生存危机”的言论应该谨慎。

“越界”,这是日本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的表态。近日,他在长崎县举行的党内会议上,批评高市涉台表态“导致日中关系陷入非常严峻的局面,相当轻率”。野田表示,高市似乎认为这样的言论才能获得自民党支持者的好感,这样更危险,“作为日本自卫队最高指挥官,如此轻率地明确表态是一种不自律。”

该党政务调查会长本庄知史也公开批评高市言论说,这种表态凸显高市“未能充分理解安保法”,也反映出高市“没有充分认识中国大陆对台湾的定位”。

来自日本社会民主党的批评言辞则更为激烈。该党党报近日发表评论文章,严厉指责高市早苗的施政演说充斥着鹰派政策,包括但不限于提前完成防卫费增额目标、创建“国家情报局”、制定反间谍法、放宽武器出口规则等。文章指出,高市早苗此举只能被视为“蓄意加剧紧张局势”,“高市首相的存在本身就可能对日本的存亡构成威胁”。

高市所谓的“存亡危机事态”也遭到日本国内诸多言论谴责。从日本国内法看,所谓“存亡危机事态”的法理依据来自新安保法,相关定义为:“与我国有密切关系的他国遭到武力攻击,因此威胁到我国的生存,从根本上颠覆了我国国民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的明确的危险事态。”

日本东京城市景观。新华社发

早在2015年,日本国会强行通过安倍晋三政府提交的旨在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新安保法案,就招致日本民众的强烈反对,被质疑违宪。

行使集体自卫权,实际上超越了日本宪法第9条划定的红线,这是1972年日本政府就“集体自卫权和宪法关系”发表的正式立场。安倍内阁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做法有违反宪法之嫌,也是迄今日本绝大多数宪法学者的共识。

日本法政大学教授赵宏伟指出,即使是意在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新安保法,也明确规定在“他国”受到攻击时才有可能出现所谓“存亡危机事态”。台湾不是“国家”,日本官方也没有承认台湾是“国家”,因此新安保法的这一规定并不适用于台海局势。

对于高市早苗为何在此时再次提出“存亡危机事态”的概念,陈洋也告诉南都记者,高市此举“一来是为将台海危机与‘存亡危机事态’绑定,为修改和平宪法、扩充军备制造舆论与法理依据;二来,通过渲染台海威胁可进一步推动军事预算增长”。

“真心希望日中友好。日本和中国是世代相传的邻国,两国交恶有百害而无一利。”在一家日本网站上,一位来自日本的网友如是说。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