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国家门口逛逛?外媒:解放军加倍建造远洋补给舰

0 赞 0 踩

文章来源:军武次位面

近年来,随着国力加速提升和造船工业持续爆发,中国海军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扩张周期。航母进入“三舰时代”、万吨大驱数量全球第一、两栖攻击舰与大型登陆舰不断下水几乎已是常态。但在耀眼的主力舰艇之外,有一类舰艇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那就是支撑远洋行动的综合补给舰。外媒近期披露,中国海军正计划将903型与903A型补给舰的规模几乎翻倍,这一变化背后的意义,比表面上多造几艘辅助舰远为深刻。

过去十多年里,中国海军的远洋行动范围不断扩大。无论是亚丁湾护航、西太平洋巡航、与多国海军的联合演习,还是航母编队常态化进行远海训练,一切行动都离不开补给舰的伴随。尤其是中国周边海域局势多变,南海、台海、东海等方向的日常巡航强度名列全球前茅,主战舰艇的出勤率一路攀升,这使得海上后勤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根据开源资料,目前中国海军拥有两艘4.8万吨级的901型综合补给舰,主要为航母编队服务;另有2艘903型、7艘903A型,总计9艘左右的2.3万吨级中型综合补给舰,用于支援驱护舰特遣群执行各类海上任务。对于过去的规模来说,这样的数量勉强够用,但对于今天接近美军规模的中国海军来说,显然已经远远不足。

外媒的观察来自商业卫星照片——广州和芜湖的造船厂已经出现多艘新建的903A型正在下水、测试甚至舾装,还有更多船体处于分段建造阶段。按照中国造船业的速度,如果按当前节奏全力开工,903系列补给舰在未来几年内扩容至18至20艘并非难事。这个数量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驱逐舰编队能更频繁进入西太平洋,意味着航母群行动不再受限于补给窗口,意味着中国海军真正具备在第一岛链外甚至更远海域长期滞留、稳定存在的能力。

与巨大的901型相比,903/903A的优势在于“多、灵、快”,它们的用途远比外界想象更广。903A能携带约10500吨燃油、250吨淡水、680吨干货和丰富的弹药,两舷分布油料与干货补给点,还提供舰艉加油能力,甚至可以依托机库和起降甲板执行直升机垂直补给。续航超过一万海里,速度能跟上驱逐舰的节奏。这让它们更适合为远洋特遣舰队提供持续补给,在多数情况下甚至比901型更重要。可以说,没有903/903A型,中国海军所有外宣报道里的“远海大行动”,从时间到范围都会大幅缩水。

更关键的是,当前中国海外基地仍十分有限,主要依靠吉布提与柬埔寨里姆基地,规模与美军遍布全球的港口网络相比天差地别。这意味着中国海军的补给体系几乎完全依赖海上舰队自身,补给舰就是决定远洋行动上限的“海军肺活量”。毕竟,一艘903A大约能支撑一个小型特遣舰队两周行动,而舰队轮换频率持续上升的今天,现役9艘补给舰的压力已经接近极限。因此,扩建补给舰规模不仅是需求,更是不得不做的系统升级。

2025年以来,中国双航母编队曾两次在西太平洋活动,并被卫星拍到在关岛附近由903型执行海上补给,中国航母编队首次在日本专属经济区附近展开大规模飞行活动。没有这些补给舰的稳定支撑,这种高强度、长距离的演训根本不可能发生。换句话说,补给舰数量决定航母实际战略威慑力,而不是吨位或舰载机数量。

外媒还称,如果中国补给舰队规模翻倍,中国海军在印度洋、西太平洋乃至更远水域的“到访自由度”将大幅提升。中国海军已经多次抵达欧洲、非洲、大洋洲等地执行任务,而随着更多补给舰入列,未来完全可能出现“多点同时执行”、“分区常态滞留”等美军才具备的行动模式。一旦中国具备在南太平洋、中东海域长期存在的能力,那将意味着地缘格局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变化。甚至有外媒评论道:“也许未来某一天,中国海军将经常性地出现在美国家门口的加勒比海”。这虽略显夸张,但中国补给舰队扩建确实是在为这种可能性扫清技术与后勤障碍。

考虑到福建舰刚刚交付正式入列,中国即将迈入“三航母+大规模驱逐舰队”的新时代。如此庞大的水面力量,必须由数量充足的补给舰来支撑,否则所有远洋威慑与训练只能停留在地图上。如今补给舰扩建计划逐步公开化,也说明中国海军的远洋构想已经不再是“试探”,而是明确方向。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国海军的补给舰扩建,意味着中国正加速向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海军迈进。主力舰艇让你能打,但补给舰决定你能走多远、能站多久、能否形成持续存在感。随着903系列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海军未来抵达世界任何大洋,将不再只是一次性的展示,而是可以真正建立长期区域影响力的前奏。

总的来说,中国海军大幅扩建补给舰队,不是简单的数量堆积,而是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随着更多903型和903A型逐渐加入序列,中国海军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战略纵深”。也许未来几年,我们真的会看到中国舰队从西太平洋一路横跨大洋,“去美国家门口逛逛”!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